有关就业的各类问题

发布时间:2014-10-30 点击量:

 现在的年轻一代,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代,注定要承受付出转型代价的一代。他们的上一代,实际上仍然在吃传统体制的旧饭,并未真正的投入到市场竞争中;他们的下一代,将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获得很大程度的劳动保障;而他们这一代,将注定在20年后的“白领失业浪潮”中变成中国社会最悲惨的人。这是时代的代价,没有办法的。 

  首先要澄清一个流毒广泛的说法: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不重要。这绝对是极其错误的。它给了广大蒙蒙董董的大学毕业生一个错误的认识,对相当一部分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!大学生就业选择,是对一个人十年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的关键决策,是极其重要的。

  那么找怎么样的工作比较好?什么样的行业算好?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?如何正确 的理解当前工资和未来发展?一系列的问题摆在大学生的面前。下面我首先对要考虑的宏观策略问题进行分析,然后再进行个别具体问题的解答。

一、 中国现阶段职场利益集团划分
  这才是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知道的大问题。学校的主任不会和你说的,公司招聘时也不会和你说的,因为利益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分到;你父母也不一定会和你说的,因为他们很可能也是糊涂的。如果这一部分已经有人很明确的告诉你了,或者你个人已经很敏锐的感知到了,那么恭喜你!你已经可以关闭这篇文章了,因为你已经是明白人,不需要我浪费口舌。

 (一)5大利益象限   

中国的社会处在重要的转型变化中:由计划经济转向“有中国特色的场经济”。这个过程是一个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的过程。在就业市场上,我们可以按大的方面对各利益单位归类如下:  
1. 公务员(含事业单位)   
2. 垄断行业国企   
3. 竞争行业国企   
4. 外企   
5. 民营企业   

 

  差不多所有的利益单位都可以在上述归类中找到位置。首先你要明白的是,这不是理论研究,这和你未来的事业、收入、地位、家庭都有直接的联系。你首先要明白的是,在招聘会上准备招聘你的这个公司(单位)到底是属于哪个象限的?不同的象限拥有的力量和资源是不一样的。这导致了在不同的象限就业获得收入的能 力也大不一样。在你选择公司之前,一定要清楚的了解这些。在目前的中国,社会资源高 度集中在少数公务员(即官员),以及垄断国企的手中。但是不同的地区,由于社会财富 水平不一样,因此公务员集团的收入相差是很大的。虽然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大家都一样 ,但是你到广东、华东一带了解下公务员的实际年收入,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你的 同龄人在报考公务员了。实际上,即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,公务员在当地人群中仍然属于高收入群体。而且也许更关键的是,风险非常小。收益和风险成正比,你一定在课堂上学过吧?哈哈,告诉你 ,那是西方经济学原理,我们是中国特色的,不一样的。在中国当公务员,风险小,收益大。也许你会说,不对啊,在你们哪个地方,公务员待遇也不怎么样啊?那么我要告诉你 :
第一,你不能只看表面收入而不看灰色的部分;
第二,当前中国允许地区间人员流动, 因此由于不同地区经济财富水平差异很大,因此落后地区的公务员确实是比发达地区的一 般白领差的。这也就是利益格局的复杂之处,没有绝对的。       
 

  我们再来看一看国企的情况。一说到国企,很多人马上就想到下岗。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。首先,解雇员工并不是国企独有,大量的私企每年都在大量解雇员工,并没有任何人给他们补偿,给他们“安置”。同时,也不是任何国企都效益不好,都需要下岗。我们 看利益格局,首先要看谁拥有力量和资源。在中国,说白了就是谁拥有政府力量和行业垄断的权力,想效益不好都难。这不是国企还是私企来简单划分的。例如中国移动、电信、银行、石油,这些垄断性行业中的大国企,个个效益好。而那些国家已经“完全放开”了的竞争行业的国企,几乎都是完蛋两个字(不含假装放开的行业)。  

这里面有个很清晰的发展脉络:在90年代初,只有国企存在,民营力量非常微弱。而国企长期的低工资、高福利政策,使得闸门打开后第一批进入市场经济的人尝到了“高” 工资的甜头;在90年代末,以2000年为分界线,时局发生了明显的转变。在抓大放小政策下,垄断行业的国企迅速利用其行政资源做市场经济,毫无悬念,他们无往不胜,获得了大量的利润;当前阶段,以2005年为分界线,则又是另外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。各地MBO此起彼伏了。

  在这种情况下,垄断国企将出现分化,具体发展的预测比较复杂,我将在另外的文章中专门分析。但无论如何,在当前阶段垄断国企是一个非常强势的高收入集团。要注意的是,即使是现在那些45岁左右下岗破产的竞争行业国企员工,在他们象你们这么大就业的时候,他们当时的工作仍然是最好的,收入也是最高的。只是现在利益格局已经改变。   

  再来看下外企的情况。外资企业主要是依靠资金力量、和政府的关系、以及高水平管理在做事情,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真正的企业。但是,他们在中国仍然要遵守中国的潜规则的。由于能够跨国经营的外企一般都是实力比较雄厚的,因此外企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利 益单位,也是就业的高收入单位。注意,那些中国人海外注册弄的假外企不算,台湾、香港企业算民企。      

  看看民企的情况,民企仍然不占中国经济的主体。他们在政府力量和占有资源上都相对比较弱。在完全竞争的行业,主要是进去的比较早的一批民企做大了,拥有一定的力量 。而大量的民企在充分市场竞争中生活质量都不高。因为中国并非真正的市场机制,有关 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,或者有法不依,或者有部分人有权不依,这造成了中国的完全竞争 行业“扭曲竞争”的现象;在非完全竞争的行业,民企则主要是依附在某些拥有资源的单 位周围生存,这种状态打个比方就是例如吸附在某个树上的虫子,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非 竞争性关系利益群。   
  由于职业保护的法律型同虚设,以及缺少工会等代表员工利益的力量,直接造成了民企员工在职场上成为弱势群体。也许你会问,那为什么国家关心国企下岗员工,而没有关注民企解雇员工呢?很简单,因为国企下岗员工年纪已经大了,无法再找到足以维持原来 生活水平的工作了。而中国的市场化进程才刚刚开始,民企员工大多数都是年轻人,社会问题并不明显。

     

  好了,现在清楚些了吧,首先要看你要去的公司(单位)是在上述哪个象限。象限属性从大势上决定了你以后可能获得的收入和地位。而你个人的能力,是在大波浪上翻起的 小水花。可以说,判断大势的能力比从事具体事情的能力重要得多。也许你要说,好象哪 个象限都有收入高的人啊。是的,可是你不要忘记了,在不同象限获得高收入和地位的可能性,以及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。在一些象限,你只要跟上平均水平,5年以后你就可以很轻易的存上一大笔钱,买上房 子和车子;而在一些象限,你要十分努力,10年以后,你有可能存上一些钱,买上房子和 车子,而当你达到这个水平时,在优势象限的和你同时起步的人,已经存上了更多的钱,换上了更大的房子和车子。象限是有优劣差异的,起点相同的人,由于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通道,同样都很努力,但落到的结果将天差地别。其次,光看哪个象限还不足够。因为在同一个象限中,仍然存在着巨大的、人为因素造成的微妙区别!

     
二、 转型中的一代
  中国的事情要用放大镜看才会清楚,这也是老外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中国社会的原因。 上述人为差别按利益象限的不同也有差异:       1. 公务员、国企类,正式工和非正式工的差异   
  政府工作人员难道也有非正式工?是的,如果你还不知道,只能说明你孤陋寡闻。政府工作人员分为两类:国家正式编制的公务员以及所谓的“政府雇员”。在某些地方,特别是经济贫穷的省,这两者收入差距不大;而越是经济富裕的省,这两者的收入差距就越大。政府雇员要转为国家正式编制的公务员,有很大的难度,没有关系基本不用想。因此 ,即使你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,即使你已经被某政府单位接收了,你一定要打听清楚, 你到底是去做公务员,还是去做政府雇员?中国所有的国企都有正式工和非正式工的差异。这种制度安排直接来源于计划经济下国家对个人的身份控制。在当年,一般都是“出身好”的人成为正式工,出身差的人自然 就是非正式工。现在这种出身制度已经被扫进历史垃圾堆,但所谓的用工制度却遗留了下来,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。   

 

  在垄断性的国企,在市场中利用垄断优势尝到了大甜头,自然要更加紧去获取市场利益。这时人力资源就成了问题。一方面,老的正式工就像八旗兵一样早就失去了打仗的勇气和能力,那么用什么人去攻打市场呢?另一方面,中央不断要求这些垄断型的国企改制 ,优化人员结构,降低人员成本,那么怎么优化?怎么降低呢?   


  很简单,大量招聘非正式工。一方面用这些新鲜血液来攻打市场,充当炮灰,解决人 力资源问题;另一方面将这些非正式工的工资进行市场化(垄断国企正式工的工资水平大 大高于市场水平),这样就拉低了整个企业的人均成本,完成了国资委布置的改制要求之 一,而且不会损害正式工的利益(国企领导层是正式工利益的代表)。这表明了,国企已经蜕变成为了一个市场怪胎,一方面利用国家力量获取市场利益, 一方面成为为小部分人谋取利益的工具。但是要注意,当前还是有可能进入正式工群体的,因为正式工是一个松散的利益集团,这个集团也要不断的吸收新鲜血液的,否则会边缘化,最终丧失其优势地位。非正式工的收入大概是正式工的1/2到1/4。当然,在这里

  不是进行道义分析,而是要你去了解清楚,你到底是去做正式工,还是去做非正式工?

2. 外企类,大陆工和非大陆工的差异    

  在外企,差别主要体现在大陆工和非大陆工之间。大陆工工资一般是非大陆工的1/5 到1/10。这是合理的。因为外企到中国来投资的90%的理由就是因为你人便宜,不是因为你 是文明古国,也不是因为你有三个代表。人家的要求是合理的。当然,即使是这1/5到1/1 0的收入,和其他国人相比,仍然是很不错的。当然,外企工作是很累的,风险和收益成正 比。

  

  那为什么外企还要招聘非大陆工呢?这里你要清楚的知道,主要是因为3个原因:第一 ,需要一些可以信任的人来管理(受法制国家法律约束的人);第二,需要一些精通英语 的人(能用英语思考)来管理;第三,需要一些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来管理。那是否你就只能当大陆工了呢?  

 

不是的。你应该清楚的一点是,你也是有机会成为非大陆工的。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去美国留学的原因。当然,仅仅留学是不够的,一定要在美国就业并拿到绿卡才行。现 在很多外资企业的CEO,当初就是在美国做体力工混到的绿卡,然后因为精通两边语言的优势,跨国企业需要在中国建立代表处,就找这样的人去做所谓的“首席代表”,然后又逐步提升,就是这样的。当然,随着现在对外交流的越来越多,要求也越来越高了,但成为 非大陆工,仍然是有可能的。  

 

3. 民企类,股份工和非股份工的差异在民企,差别主要体现在股份工和非股份工之间。股份工主要是哪些有使用股份来吸 引人的企业中才有,是最初创业阶段加入的员工。例如华为就有相当多的股份工。非股份 工则是那些很后才加入的员工,或者是那些很早加入,但对于公司没有什么价值的员工。 在经过了创业阶段以后,企业一般就不再需要用股份来吸引初级员工了,招聘主要就

  是填补战斗减员——有人走了,就招新的。期权一般用于高级管理者,由于本文分析的是大学生就业,因此与它无关。中国大部 分民企生存环境非常恶劣,自身都难保,员工待遇就可想而知了。当然,创业型民企失败 的概率是非常大的。你决定去民企前,一定要了解清楚,是创业扩张型的民企,还是补充 战斗减员型的?  

     

现在的年轻一代,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代,注定要承受付出转型代价的一代 。他们的上一代,实际上仍然在吃传统体制的旧饭,并未真正的投入到市场竞争中;他们的下一代,将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获得很大程度的劳动保障;而他们这一代,将注定在 20年后的“白领失业浪潮”中变成中国社会最悲惨的人。这是时代的代价,没有办法的。

  
三、 职业生涯设计   

  从整体而言,这一代人注定要承受社会转型的代价。但从个体而言,仍然可以尽力去争取好的结果。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。其实从上述分析,对于职业市场中哪些象限比较好,哪些象限比较差,可以说已经是一目了然了。为了更加清楚的查看,现按优劣程度将其排列如下:  

 

1. 外企非大陆工
2. 经济发达地区公务员   
3. 垄断国企正式工   
4. 民企股份工   
5. 外企大陆工   
6. 政府雇员   
7. 竞争国企正式工   
8. 垄断国企非正式工   
9. 竞争国企业非正式工   
10. 民企非股份工      

  也许你可以举出一些反例,但是要注意,上述情况是对一般情况的总结,不包含一些特殊情况,例如你们那里特别穷,公务员拿不到任何灰色收入等情况。好了,在你找工作的时候,你要记得的是,尽量往高处走。不要被一些花言巧语所迷惑,不要被一些所谓人力资源专家的“看长远发展”的说法所弄糊涂。你一定要记住,你站的越高,那么你跳的就越远,看长远发展绝对是起点高的跳的远。不要相信专家们所谓 的职业生涯设计,那不是真的。  

 
四、 具体问题解答   

1. 如何辨别正式工岗位和非正式工岗位?   

  对于公务员,要询问是否进入国家编制。如果不进编制,即为政府雇员;对于国企,不要直接询问是否正式工,他们会义正言辞的告诉你:“我们这里都是正式员工”。你要注意,这里多了一个字:正式“员”工,里面分为正式工和非正式工。(要记住,中国的国企和央视是一家的,说的话一定要反着听,不然你一定上当)你最好是找内部人了解下,这样最清楚。如果不认识人的话,你应该看他这个招聘是什么部门在主要操作。如果是某个业务部门自己在招聘,而不是总部人力资源部出面招聘的话,多半都是非正式工了。 最后,可以询问多久可以“转正”,如果他们闪烁其词,仍然在解释 “都是正式的”云云 ,或者他们告诉你3到6个月的“试用期”,那么你基本可以肯定是非正式工了。  

    
2. 要不要在意开始的收入?   

  很多专家在这个问题上胡说八道。他们认为一开始不要太在意收入,要看长远发展。 这是典型的不负责任专家。你可以想象一下,什么东西决定了一个岗位的收入?很简单, 在不同公司间,市场形式好的,有长远发展的公司的岗位,要比没有前途公司的同样岗位 收入高;在一个公司内部,有长远发展规划的重要岗位要比没有前途的临时岗位的收入高 。开始收入的高度反映了公司对你这个岗位的重要性的看法。你是认为一个重要的岗位有 前途,还是认为一个不重要的岗位有前途?      

3. 去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?   

  还有一种骗人的说法,是说去小公司更可以锻炼人。这种说法荒谬无比。小公司由于实力不济,往往没有高手级的人才,也无法开展一些需要强大资源才能进行的市场运作。 这决定了你无法向真正的高手学习,也无法积累大型市场运作的经验。记住,锻炼打大仗 的本领,比锻炼一两个人单打独斗的经验有价值得多。  

    

4. 白领会失业吗?   

  答案是:“会,而且会大规模失业。”你要知道的一点是,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无穷无尽的国家,还有那么多的农民在等待着加入城市就业大军。现在的所谓白领,不过是在 吃青春饭而已。等他们40岁左右的时候,大量的新的年轻毕业生能够用比他们低的工资来做同样的工作(估计那时中国的劳工保障法案仍然是不健全的,也没有什么工会来保护他们),那个时候,就会出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白领失业浪潮。

     

5. 做专业性的工作,还是做销售?

  要看个人情况而定,一般情况而言,首先要看自己是否有做销售的潜力;其次,要看是销售的领域是否有技术含量,不要放弃自己的专业而去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销售业务 。如果你已经拥有了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专业,如医学、法律等等,千万不要放弃,机会 成本太高了。你要知道,在这个专业领域,没有多少人能够和你竞争的(眼睛别只盯住每 年毕业的那些医学毕业生),因为你要知道,如果你改行去卖保险,那么将有数千万职高 生、失业青年和你竞争,而且很可能你竞争不过他们。但是,如果是在有技术含量的领域 ,从事市场工作往往是一条捷径。   

  
6. 找工作通过什么渠道比较好?   

  不同的渠道,主要用来发布不同的岗位。例如,招聘网站、是外企招聘大陆工,民企招聘非股份工比较多用的渠道;国企招聘非正式工多用报纸、人才市场;而公务员、国企正式工,则多半要通过内部关系来介绍了。

     

 

7. 找什么样的行业比较好?   

  这里一定要注意了,大学毕业生找工作,主要是找行业,而不是看你学的专业是否“ 对口”。对行业要有提前预测性。现在好的行业未来不见得好。在中国未来5年我比较看好 的行业是:微电子、金融、建筑、法律、医药、生化。如果你学的专业正好是这几个,那 很好;如果不是也不要紧,你可以考研究生,也可以去做这些领域的市场工作。记住,要做Sales,也要做这些有前景行业的Sales,而不要去做超市的Sales.